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6节(1 / 2)





  毕竟,敬郡王一家老小俱都丧命,府里顶事的世子妃都弃府而去,带着庶孙女回娘家啦!

  泽州总兵在身,朝廷给的官位,实打实的战绩,充州一众官员在无不服——不服的都不敢说——姚千枝彻底坐拥两州。

  就北方这地介儿,她在无敌手。

  就连姜维都带着余下加庸关军投靠了她,旁人,真就无需在意了。

  边军——他们真心侍奉的自然是姜家人,或者干脆说就是姜企,无奈这位已然殉国,他们只能跟随少将军。姜维选择投靠,边军们哪怕心里不大甘愿,终归无法,且,姚千枝确实英勇,跟她不算丢人,便都妥协了。

  为了收服他们的心,姚千枝百忙之中,还前往关内姜企坟前,把他从里头挖出来……恭恭敬敬的送到了姜家祖坟里,亲手挖坟掘土,厚葬了他。

  姜企此人,私德虽则有亏,大义犹存。

  给他挖坟,姚千枝不觉辱没。

  当然,说起姜企,便不得不提媚姨娘,那日初收回庸城,姜维便忍不住回了姜府,做为备受重望的继承人,院里暗室他当然是知道的,匆匆回了家,开启秘道……

  姜维便看见亲娘靠在墙角。

  数月密闭不漏风气,媚姨娘都成干尸了。

  床前地上鲜血干涸,腥臭扑鼻,整个暗室满是黑渍血污,唯一的亮彩,便是那身半浸了血的红裙子。

  看见亲娘这般形状,姜维像被天雷劈了一样,差点没疯了。哪怕,早在知晓媚姨娘留在庸城时,他就有了心理准备,然而,瞧见那情况,姜维还是当场就撅了过去,好几天没醒过来,整个人都萎靡了,要不是姚千蔓看情况不对,亲自前来把他拽回晋江城帮着抚军安民,这位恐怕直接就颓了!

  慢慢缓合过来,姜维边忙活着,边百抓挠心……亲娘这辈子的遗憾和渴望是什么,他身为人子,知道的太清楚了,然而,媚姨娘是妾,在‘贵’都是小,姜家坟地里确实是有她的位置,但是……

  能跟姜企合葬的,肯定不是她。

  她的名字亦上不得祖谱,无法跟姜企并列在齐,姜家祠堂里,她的牌位同样要摆在不起眼儿的角落——这还是看在她给姜家开枝散叶的份儿上。

  媚姨娘死的那么惨,结果是这待遇,姜维确实很痛苦,偏偏世事如此,他实在没脸求什么,眼见就消瘦下来,偏偏还不能表露出来,毕竟,姜家遭了大难,边军伤亡惨重,朝廷那边儿还不知要如何处置他们……且得等消息呢!

  姜企——在是殉国,输了就是输了,没得辩解。且,这么多年来,他在加庸关真是没少‘作乱’,拥兵自重,贪污受贿……抄家灭族的大罪犯了不知多少,此一回,他命丧九泉,朝廷会不会翻旧帐,姜维心里悬着呢!

  打小被培养,承重任,做了那么多年的少将军,在姜维心里,姜家就是他的责任,哪怕被灭门抄家,让朝廷拉走砍头,他都是跪在最前面儿的那个,姜企一死,家里剩下一群老弱病残,成年男丁除了他、姜通、姜熙外,在没有旁个了。

  而姜通和姜熙……

  不是姜维说,真不是能顶事的人!

  一个死读书,一个慢温吞,找他们商量对策,姜维能急死!

  死爹死娘,闷憋闷慌,手边事物还烦乱,打了开春儿,姜维都快熬成人干了,瘦的是前胸贴后背,一宿一宿睡不着觉,直接脱了相,姜通和姜熙焦急万分还抓不着重点,见他们慌脚鸡儿,顾头不顾尾的模样,小王氏无奈出手,干净利落的解了姜维的心结。

  她亲口承诺,答应让媚姨娘和姜企合葬了!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这个,四十大刀肯定是开玩笑的,不可能有四十米……而且确实,我发现,我真的不善长写战争场面,应该说格局不够大,智商还普通,走不了权谋战争的路线,硬往那边拧着写,估计会很的小儿科,降智光环都不管用,所以,我就不往那边拧了,怎么顺手怎么写吧……

  第一百章

  媚姨娘是妾室, 按风俗规矩,在没有跟姜企合葬的资格, 要不然姜维不至于难成那般, 不过, 小王氏到是有话说:“终归她是生殉将军,占了个‘义’字, 有情有份的, 合葬不碍的什么, 我都答应了, 还有谁能说什么?至于牌位,便放在将军右侧, 日后子孙祭嗣,共享香火。”

  这番话说完, 姜维对她是感恩戴德, 忙不迭的合葬了姜企和媚姨娘,又抽空修了姜家祠堂, 把他俩的牌位恭恭敬敬的摆上,当然, 为示尊重,媚姨娘的牌位到底还是比姜企的低半格, 那意思很明显:是不敢跟小王氏比肩。

  毕竟,日后小王氏‘没’了,她的牌位同样要摆在姜家祠堂里。

  一个是妻,一个是妾, 万不能同日而语。

  姜维这般表态,小王氏便没推辞,待他到亲近了些,姜维对嫡母本就很恭敬,没有面对亲爹的‘姜怼怼’风范……没了姜企和媚姨娘,他俩看着竟然还挺‘母慈子孝’的……

  不过,姜企死了,按制姜家人,包括小王氏在内都要守孝,只是如今充州局势初稳,没的闲功夫,姚千枝不提,小王氏就含糊过去了,将家里三个顶事儿的男人——姜维、姜通、姜熙全指派出去,她独自留下,照顾府里。

  深感她大义慈爱,姜维自觉无法报答,满腔的热情全给了姜熙,他了解‘三弟’性情温吞,其实不大适合掌军,便越发对他严格仔细,那专注程度,一时间竟超过了对同胞弟弟姜通的爱护……

  而小王氏,要的就是这种效果。

  她退一步,全了媚姨娘的遗愿,姜维知情识趣,自然会投桃报李。

  把家中男人打发出门‘保家为国’了,庸城里的‘姜府’,小王氏同样不要了,她最是能审时度事的,如今的加庸关已归姚氏,在不姓‘姜’,她们这群姜家人,最好还是别不知趣儿,赖着不走了。

  拿出银子,她在岗城买了个小三进的宅子,带着一众家人搬了进去,开始守孝生涯。

  早说过,姜企生平贪花好色,府里的妾室——有名有姓的就二十来个,通房丫头更是不计其数,小王氏不算霸道,早便逐一问过,愿意在嫁的,她不强留,还白送副嫁妆。

  她这么大方,自有不愿意守的,怯答答应允。

  小王氏便自做娘家,把她们一一发嫁。

  桃红柳绿尽数散了,如今姜府剩下的,俱都是生育过孩儿,或是年迈无处可依的,到是清静不少。

  “她们全走了,我到觉得府里空旷不少。”这一日,把最后一个愿意在嫁的通房丫鬟送出门,小王氏坐在回廊里,悠悠叹了口气,“往日吵吵闹闹觉得烦燥,恨不得把人全轰走,现今幽静了,到觉得有些寂寞,这人啊,还真是得陇思蜀,在没个满足的时候。”

  “夫人莫要急,有些热闹的时候呢。日后少爷成亲,给您生个三、五成群的孙少爷、孙小姐,围您身边儿讨糖吃,您怕就在没时间说甚寂寞不寂寞的了。”一旁,相柳放下手中活计,抬头柔声劝道。

  “若得此景,到是余愿已足。”小王氏不由便笑,复又叹道:“唉,熙儿还要守三年孝期,我想要孙儿绕膝,怕是有的等。”

  “好饭不怕晚,良缘不怕迟,咱们少爷相貌人品在那摆儿着,您还怕没有好儿媳吗?三年一过,您且等着佳妇进门便是了。”相柳就道,见小王氏眉眼舒展,一派欣然的模样,便犹豫了一下,终归还是问了,“夫人,姜媚恶心了您这么多年,大少爷既未开口,您何苦先提出来,那时候……您、将军和她……三人葬一块儿……”

  不是讨厌的很?

  自家夫人跟姜企合葬就够恶心的了,旁边在摆一个媚姨娘,黄泉底下,三人一被窝儿……

  想想就膈应的慌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