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1节(1 / 2)





  家里只余姜母和那被起名做姜正的孩子。

  姜母是典型的古代妇人,嫁人后就相夫教子,善良而软弱,丈夫死了,对她来说就是天塌了,哪还有时间教养嗣子,姜正野生野长,关键是他那远嫁老姨还让夫家休回来了,私下找到姜正,一来二去,等姜母发现嗣子被教出外心的时候,姜正都十七了。

  亲都订了!!

  就是他那老姨钟氏的闺女——钟夏满。

  这关系,有点微妙了!

  姜母满心不愿意,然而聘礼都给了,反悔不得,只能硬着头皮把人们——儿媳妇和儿媳妇的老娘——迎进来。

  没办法,人家孩子孝顺,出嫁自带老娘,姜正还拼命的求,儿子媳妇一块儿进言——以后得靠着人家过活呢,姜母有什么办法——当然是答应他们了。

  一家人活的挺乱,没说撕破脸皮吧,日常总有吵闹,好在那会儿姜氏还在,嫁的官家门。有出嫁女儿给撑腰,姜母是稳坐钓鱼台,谁都不好惹她,然,姚家流放,撑腰杆的女儿一走好几年……

  日常穿用自是没问题,养老肯定能保证,毕竟姜母同样有娘家,姜家还有族人在,但,日常生活嘛,不是吃饱穿暖就能顺遂的。

  在充州,姜青梅很担心她亲娘,有闲功夫就念叨起来,不过姚千枝忙,基本不回总兵府,并不知晓。到是姚青椒日常陪伴在她身边儿,每每听她提起,便记下了。

  时此,走在长条儿胡同,往姜府去的路上,姚青椒轻声细语的把内情细说起来。

  “……还挺复杂啊。”听了这般‘婉转’的家事,姚千枝满脸纠结。

  生平最烦这些家长里短,两面有理的纠葛,一旁胡雪儿就笑,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大户有大户的恩怨,小户有小户的麻烦,谁免得了呢。”

  “嘿。”姚千枝就咧了咧嘴,左右张望了两下,她突然道:“这地介儿,是不是离唐府不远?”

  “唐府?大人说的五城兵马司家吗?”胡雪儿问,见姚千枝点头,便指了指东边儿,“我听霍大人说起过,就隔着两条胡同儿。”

  “哦?那到是巧。”姚千枝笑了笑。没在说话,一路往前走,很快来到姜府门前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那个,我看有人说节奏拖了,但是,我觉得我这本应该还算可以,没有注水啊,这边情节是得交代的,关系着以后发展,燕京的事不解决,吱吱真的没法回来,北方这边在乱,八百里加急都没有今天递出来,明天就收到的……隔着好几千里呢!

  配角们,因为吱吱目前不在泽州,想继续剧情,就得用他们,我也没有办法qaq

  ……我会在想办法加快的

  第八十九章

  姜府在燕京西南方向, 算是平民区,房子面积不大, 小小一间四合院, 住着一家六口——姜母、姜正夫妻和他们膝下俩孩子, 并钟老姨奶。

  姜正在科举上头无甚天赋,读了几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, 遂便放弃, 如今做点小生意, 开了个书舍, 托姜父遗泽,生意还挺不错。

  不说大富大贵, 起码衣食无无忧。

  一家人磕磕绊绊,日子还算顺遂。

  无甚欺压、冻饿云云, 不过姜母软性, 嘴角不如钟老姨奶灵利,口舌上总会吃亏儿, 且,终归这家是她的, 姜正不过继子,弄个血缘姨母住进来, 还娶了正经表妹……人家一家亲亲美美,到把她这正经主人撇在脑后,心里难免不舒坦。

  偏偏,纠葛几十年, 她没一次胜过钟老姨奶,那滋味……

  别提多憋屈了。

  不过,除了心理问题外,姜正对嗣母是真真正正不错的,挺孝顺,要什么给什么,他老婆钟氏是个爽快人,日常伺候在身边儿,把老太太打理的干干净净,白白胖胖,一对孙女孙子活泼可爱。但凡姜母能想得开儿,生活不会差的。

  让胡雪儿跟邻居四里的打听,得了情况,姚千枝琢磨琢磨,没发现有甚不对,便不准备多做什么动作,直接登门拜访。

  总归,姜正的做为,确实不大地道,到底说不上错,过继归过继,血缘归血缘,从来两难全的事儿,非让断的一干二净……

  断不开啊!

  “劝外祖母想开点吧,就听那位钟姨奶的行事,外祖母玩不过人家。”嗣子都娶了人家闺女,孩子生俩了,还犟什么?除了自个儿心里难受,能碍着人家什么一星半点儿的吗?

  姚千枝叹道:“那么大岁数了,难得糊涂吧。”

  “大人,您是血亲骨肉,还得您劝着呢。”胡雪儿便回。

  姚青椒也搭话,“老太太见了您,许什么都好了。”

  “我还有这功效?”姚千枝摇头笑,三人来到姜府门前,姚青椒上前敲门,抬起门环‘叩叩叩’,院里响起个稚嫩的女声,“谁啊?”

  “是巧儿姑娘吗?”姚青椒问,“我们是姚府人,来见老太太的。”

  “姚府?大姑家吗?”那女声惊诧,急促脚步声响起,门‘吱’的声打开,一个梳着双环髻,约莫十三、四岁的小姑娘出现,瞪圆了眼睛外往看,一眼瞧见姚千枝,“哎啊!奶,奶!你快出来,千枝姐回来了~~~大姑家好像没事了!!”

  她大声喊着,转身往院里跑,“奶,奶!!”

  “巧儿,你说谁?你,你大姑?是青,青梅吗?”主屋里,听见动静,姜母扔了拐棍,三步并做两步的出来,“千枝啊?”眯起眼睛,看见刚正迈院门的姚千枝等人,她急慌慌的往前跑,“你娘呢?你爹呢?小郎呢?你爷奶呢?你怎么回来了?姚家没事儿了……”一叠连声,无数的问题迎面扑来,最后汇总成一个,“你娘怎么没来?”

  看着老太太颤微微的,仿佛随时会摔,姚千枝赶紧伸手扶她,“您别急,慢慢来,家里都挺好的,已经没事了……”沉声安慰几句,其间,姜家一众都听见动静赶了出来。

  姜正、钟氏、姜巧、姜湖并钟老姨奶。

  瞧见姚千枝,一时都怔住了,还是钟老姨奶反应快,“哎哟,枝儿来了,家里这是没事了?真真的满天神佛保佑,过两天赶紧庙里还愿……夏满,夏满,快给枝儿做点饭,可怜孩子受了苦,瞧这瘦的……湖儿,上胡同口儿你王大娘那买两只酱鸭子回来,我记得你枝姐儿爱吃这个……”

  “哎。”钟氏回过神来,赶紧应了一声,冲着姚千枝笑笑,她转身进厨房,姜湖拿着钟老姨奶给的银子,游鱼儿般溜出门,“枝姐儿,我一会儿回来……”

  色色安排妥帖,钟老姨奶笑笑,上前拉住姜母的手,“老嫂子,你先别哭了,枝儿好不容易回来,一路风尘的不容易,咱先进屋,让枝儿喝口热水,坐着说,咱坐着说。”

  安慰罢了,她拉姚千枝,“好孩子,快快快,进屋歇歇,咱不急啊。”

  哄着姜母,把她们祖孙俩推进屋里,安排妥帖,她又吩咐女婿,“你赶紧的让巧儿把打春儿新做的被褥翻出来,晚上枝儿好辅盖……哎呦,夏满动作怎么这么慢,都这会儿了连杯热茶都没有,这饭菜得没得啊……”嘴里念叨着,她歉意的对姜母和姚千枝笑笑,“老嫂子,枝儿,你们慢慢说,我先催菜去。”说罢,没等她们回应,拽着姜正就走了!

  走出屋子,她还体贴的把门给关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