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4节(2 / 2)


  林行商笑击掌:“原来江小兄弟识得他?”

  江石摇摇头:“当不得相识,只是在桃溪照顾过我的买卖,行事说话颇为有趣。”

  林行商哈哈大笑,又吃了一口酒,骂道:“屁个有趣,不过是个不肖子弟,他爹一心想要改换门庭,盼他能念书中举?那小子一肚子草包,吃了墨水都化作了尿,半点用都没有。”

  江石耳听他刻薄付家小郎,也不由闷笑不已。

  林行商又埋汰了付家郎几句,这才拍拍江石的肩,揣着剩下的一点酒,摇摇摆摆走了。江石被他缠了几日,料他这一番当是死心,不由也松了口气。

  曹英不知从哪钻出来,立在江石身后道:“这姓林的可是打上你合蕈的主意?这小老儿头眼俱尖,凡是有利可图的,必要扒拉到自己碗中。这小老儿虽没坏心,做起买卖却是刁钻,你要将货卖与他,少说也要少上一二成利。”

  江石笑道:“沈当家在桃溪时便与我说过,禹京的码头处便有主顾采买,我既不愁无有门路,自不肯应他。”

  曹英笑:“他见你岁小,又是头趟出门,以为诈唬几下,便应了他。既千里迢迢来禹京,不高价卖与都中主顾,反卖与同船行商,岂不是成了蠢货。”

  说得江石大笑不已,又问船几时靠岸,曹英道:“不出意外,两天便到。届时你便知禹京的繁华,只别迷了眼,外头繁华似锦,又哪比得家中平淡馨宁。”他凑到江石耳侧,“禹京的女娘端得万种风情,你可别乱了心神。”

  江石心道:万千好哪又及得我家的萁娘。

  过得一日,水面船只渐多,大小形状各不相同,有些似是海船,端得庞然大物,亦有精致客船,窗棂红门,坠着飘飘纱帘,再有小船穿梭其中,却是卖水卖食的。江石从船舱中出来,昨日还是天清水阔,一片寂廖,转眼便千帆簇拥,道不尽喧哗热闹。

  等得船一靠岸,沈拓似是有事,将船上的事交与曹英,先行一步离去。江石见不远处有一管事模样的人领着二三小厮侯在那,殷勤将沈拓迎了去。外人都猜沈家识得京中贵人,原来确有其事。

  沈家船队常在禹京往来,早有相熟的脚夫由着领头登船商谈搬货的事,几个随船的大主顾都极放心,一应将事托付,由沈家顾人将货送与仓库或是店铺之中。

  曹英百忙之中抽空过来指点江石,道:“江小郎,好些大宗的买卖都早有主顾,新货与小宗买卖却可在码头出手,你看沿岸立着的几根表木,表木内尽可租简易的商铺探探风息,也不贵,一日百文钱。若不愿在码头买卖,也可将货寄存库中,我们船队在码头附近买屋舍,有看护恶犬,大可放心,你自家先行在城中寻好买家,回头寻一个脚力将货拉去便是。”

  江石一一记下,又问船只几时返航。

  曹英道:“如无意外十日后再走。”

  江石谢过后,下船在码头四周逛了几圈,果是天子脚下,气象非凡,南北来客,异族他国人,两边商铺所卖之物更是包罗万种,令人目不暇接,他转了几圈,大是遗憾萁娘不能同来,心道:她这般爱热闹,又贪新奇,看了之后心中不知如何快乐。

  微叹口气后,想着正事要紧,花了百文钱租了一个空地,司监人问了问卖的什么货,得知是干蕈后,翻出一根签子,指着东头道:“那处卖的干发物,你自去那卖。”

  江石谢过,去船上理出两袋合蕈,一肩扛了,另一手又拎几样事物,一径来到东头空地,他左手边卖的虾皮,右手卖的海菜,左右二人见江石来,都投来目光,见是卖合蕈的,不与自己相撞,都松了神色,还顺势搭了把手。

  江石随口搭了几句话,解开麻袋,将两袋合蕈摆了出来。那卖虾皮的只当他收拾妥当,正要拉扯几句闲话,惊见江石竟又摆出一个小泥炉与一个陶罐来,顿时出声取笑:“好个没见识的田舍汉,莫不是腹饥煮粥?告诉你知,这边百样的吃食,贱的十来文,贵的千文上两,浑不用这般费事。”

  江石懒怠理会,自顾自地煽火生炉子,买了一桶水,将泡发好的一把合蕈倒进陶罐中,又解下腰间的酒葫芦,放了点酒进去。

  卖虾皮的和卖海菜的看得目瞪口呆,尤不解意,直等得水开,合蕈借着酒味,酒味催发香气,缭缭绕绕飘散开来,在码头百味混杂之中,硬是又添上一味。

  卖虾皮抽抽鼻子,一拍大腿,叹道:“小郎君,好想头,倒是个招客的好主意。”

  江石冲他一拱手,只当接了他的夸赞。他带来的合蕈俱是佳品,这一炖煮,直勾得来往买客纷纷惊诧:哪处飘来的香味?

  再有酒楼的采办在码头转悠,寻买鲜物,闻得香气,知是合蕈的香气,浓郁醇厚,不输贡品。这采办当机便知好物难得,寻着味就到了江石摊前,看他守着两袋合蕈,煽着炉火,那罐中正咕嘟翻滚发出一股股的香气,笑道:“小后生引得好客。”

  江石起身道:“初来禹京,酒香也怕巷子深,不得不想个法子。”

  采办笑道:“好法子,甚妙,甚好。”他老实不客气地抓了一把甲等的香菇,捏捏干爽,闻闻香气,看看颜色,溜一眼江石,“小后生晒得好合蕈,也厚道。”

  江石道:“干物晒得干,虽少了份量,却存得住,不然就要出霉。”

  采办摸摸胡子,道:“后生郎君,我是东顺酒楼的采办,你这合蕈价几何,又存得多少货?”

  江石先才转了一圈,又得林行商的买价,便道:“此番货不多,甲等的拢共不过二百多斤,价作一两一斤,乙等的次之,价作七百文一斤。”

  采办见他报的价不过多,不过少,没有多少进退的余地,知是实价,当下皱了皱眉,沉吟道:“我们东顺酒楼素来有佳名,也不欺你脸生,你这合蕈品相极佳,倒也值得这价,我也大可买下,只一点,你可别瞒了存货,另卖他人。”

  江石略有吃惊,笑道:“不敢疑采办,二百多斤干合蕈,发后数为巨,酒楼之中如何用尽?就怕藏得久,香气发散,或虫咬过潮。”

  采办的笑起来,略为得意道:“后生郎君果是个生客,一来禹京干燥,不惧生霉,二来我们东顺又岂止一家店,店中又请得好食手,大可用尽这些合蕈。”

  既得买卖,岂有拒之之理,江石又是个爽快的,二人当下敲定了买卖,采办见江石只一人忙乎,干脆送佛到西,招呼一同来的小厮,遣一个帮江石守着铺子,遣另一个去扛货,一道去税场处过了秤。

  这桩买卖江石得了二百三十多两银,刨去过、住两税的十多两,倒是所获颇丰。

  第98章 寻香去也(上)

  江石初来乍到就做成了一笔大买卖,让左右卖虾皮,卖海菜两眼发红,肚里泛酸,有心想学学江石的法子,支一个炉来煮锅虾皮汤、海菜羹的,奈何虾皮吃个咸鲜,海菜吃个爽口,哪里有味可以散发出去。

  这二人对着江石酸酸溜溜地说了几句话,各自盼着财路过,顺带给自己一点袖边风,沾沾一二财运。

  江石笑笑也不与这二人多言语,旧计重施,抓了把乙等的合蕈又熬起汤来,又将先前煮的合蕈盛出来,摆在一边好做比对。只是这回便无先前的运道,一二过来的问价的,嫌价高,讨价还价几番见江石不愿松口,不无可惜地走了。

  码头处人来人往,一句话尚且传十传百,片刻便能传得人尽皆知,江石在那煮合蕈引客的法子便叫好些卖干货的学了去,纷纷架起风炉煮起汤羹来。一些同卖干蕈的,为博利将价压低,一些干货铺做得平民百姓买卖,不求上佳,只求尚可,自是乐得买廉价的干蕈。

  江石无奈,他手上乙等的合蕈,也不过比甲等的略小些,香气却极浓郁,低价卖出未免可惜。他是个当机利断的,见码头处博价不过,当即收了摊,将合蕈寄在沈家仓库中,随身带了一二斤在身上,打算在城中寻摸买家。

  曹英正与仓库把守说话,见到他便问起买卖来,得知这会的功夫,竟将合蕈卖与东顺酒楼,挠挠腮,扫了好几眼江石,直把江石看得心生不妙,问道:“二当家,可有不妥处?”

  曹英笑道:“你这小子莫不是天生的运道?你不知,这东顺酒楼依附的是禹王,买卖做得极大,口碑又佳,虽依着禹王的势,却从不做欺客之事。你若是要价公道,东顺的采办定不会与你过多啰嗦。”

  江石道:“确是如此。”他笑,“我还当都中人爽快大方。”

  曹英啐了一口:“呸,利字当头,哪地的人都是斤斤计较抠索人,禹京人还比别处眼高、挑剔。你一气卖光了甲等货,倒把乙等的积在手中,可有什么计算?”

  江石想了想,便道:“我先去城中转转,再不得,便去林行商口中的付家碰碰运道,占占同乡的便宜。”

  曹英笑起来:“甚是,你快去。”他招来一个手下,道,“我让徐三跟着你,一人出门诸多不便,徐三往来禹京多次,别的不敢说,搭个手引个道却是可为。晚间你也不要另寻住处,我们有屋宅在这边,一道住下,晚间得闲也可吃酒吃肉凑个热闹痛快。”

  </div>

  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