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成亡国太子妃第132节(2 / 2)


  一张老脸皱成松树皮却白得过分的总管太监适时出声:“相国大人,如今陈国正是动荡之时,南有瘟疫肆虐,北有李忠叛主,陛下中风的消息,万不能走漏风声!陛下这里有老奴照料着,宫里和朝堂的大小事宜,却还都得由相国大人拿主意。”

  高卓知总管太监从不跟哪方势力套近乎,一直都只忠于李信,也算是这宫廷里唯一跟他们同一阵营的人。

  总管太监一番话让他暂歇了传令所有太医院医馆为李信诊治的心思。

  陈国现在不仅是在舆论的刀尖上,更是在分崩离析的边缘,李信一倒,只怕后宫里有了儿子的几方势力也不得安生,必须得先把李信病倒的消息瞒下来。

  若传唤整个太医院的医官,定会叫有心人瞧出端倪。

  高卓想了想道:“传令禁军封锁宫城,今日来上朝的大臣,都暂扣宫内,再另宣几名太医进宫。”

  总管太监给门口一个小太监递了个眼神,“小顺子,你速去太医院一趟,以防走漏风声,就说是永福公主病了,让院使亲自进宫看诊。”

  小太监心领神会,上前名正言顺讨了通行各处宫门的令牌,匆匆赶往太医院。

  禁军统领也是李信的心腹,在高卓下令后,立即封锁了所有宫门,当日只有那名前去太医院请御医的小太监得以外出。

  高卓焦头烂额同另几个元老大臣商议李信卧病在床期间如何监国:“今日陛下在大殿上病倒,满朝文武都看着的,纸终究是包不住火!”

  另一名大臣道:“必须立下储君,这多事之秋若再来党派之争,我陈国危矣!”

  “立谁为储君?二皇子有挖前楚皇陵的恶名在身,大皇子更不必说,已叫沈彦之施以剐刑,文侯一党野心勃勃,若拥立文贵妃的儿子,只怕将来外戚势大,皇权落入外戚之手……”

  一群人争吵不休,高卓听得头疼,拍板道:“依我看,还是拥立二皇子最为妥当,从前二皇子就最为陛下器重,不过是个挖前楚皇陵的恶名,只要保得大陈根基,一切都可徐徐图之,那前楚余孽,从前不也臭名昭著?如今一样一呼百应!”

  比起那些个尚在襁褓里的婴孩,二皇子至少已能代为监国,大臣们一番思虑后,也都同意了拥护二皇子。

  李信若能醒得来,自是再好不过,若是醒不来,他们辅佐二皇子做出点政绩后,再拟一封传位昭书,二皇子也就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。

  他们选二皇子,不乏有自己的私心,李信在时,为了平衡朝堂,大力启用前楚旧臣,已经分走了他们这些老臣的大部分利益。

  若让世家送进宫的那些妃子的女儿成了储君,将来皇权也只掌控在前楚旧臣手中,他们讨不着半分好。

  二皇子不一样,二皇子从始至终能倚靠的,就只有他们这些从祁县一路跟着李信打过来的老臣,等二皇子登基,他们的荣华富贵也只会更上一层楼。

  毕竟比起李信,二皇子是明显更好掌控的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小太监很快带了太医院院使和另几名医官去为李信看诊,路上见禁军封锁了各大宫门,让太医院的人都觉出有些不妙。

  院使眼瞧着不是去永福公主宫殿的路,而是去李信寝宫的,心中一个咯噔,问:“公公,这好像不是去永福宫的路。”

  小太监斜他一眼,两手笼在袖子里继续往前走,并不做声。

  院使忙给小太监塞了包银子:“劳烦公公指点迷津。”

  小太监这才讳莫如深地道:“陛下在早朝上发怒晕厥,宋太医诊出是中风之症。”

  院使和同行的医官闻言脸色皆是一变,他们在太医院待了多年,哪还不懂其中门道,这是汴京又要换天了。

  到了寝殿,见守在殿内的都是从祁县跟随李信的老臣,前楚旧臣们反被软禁在偏殿,院使一行人更不想淌这趟浑水。

  院使一诊脉,心中更为惊骇,李信这分明是中毒之兆,怎地就被说成了中风?

  但平日里为李信调养身体的,一直都是宋太医,这么久都没发现端倪,只能说这是一场早就铺好的局。

  大皇子犯下滔天大罪,已叫沈彦之施了剐刑,如今成年的皇子,只剩二皇子一个。

  今日这场局,莫不是这些元老大臣们想扶持二皇子上位?

  院使越想越惊心,与其说是在潜心把脉,不如说是在想怎么从这场局里全身而退。

  高卓见院使神色变幻莫测,厉声喝问:“陛下病情如何?”

  他故意没说宋太医的诊断结果,就是想看院使诊出来是不是一样的,院使却误把他这厉色当成了是警告,擦着额角的冷汗道:“禀相国大人,据下官诊断,陛下这是中风之症。”

  院使都这么说了,余下几个把脉的医官,为了明哲保身,也都跟着说是中风。

  高卓见所有医官都诊断是中风,没再生疑,命人把院使一行人也软禁在宫内,这才忙着拟定立二皇子为太子、并让二皇子在李信养病期间代为监国的诏书,又连夜命人去二皇子府,请还在禁足中的二皇子进宫议事。

  院使一行人被带去偏殿,自以为逃过一劫。

  总管太监和那小太监视线相接时,眼底多了一抹莫测的笑意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夜幕深沉,汴京大街上早已不见人影。

  一辆马车正匆匆往皇宫驶去,却在半道上被五城兵马司的人拦下。

  五城兵马司负责汴京城内的日常巡逻,过了宵禁之后,大街上不允许有人走动。

  驾车的车夫胸有成竹递上一块令牌,五城兵马司的人看了之后,却是冷冷一笑,下令:“拿下!”

  前去接二皇子的人大喝:“大胆!尔等连高相国的令牌都敢无视?”

  “高卓伙同二皇子谋害陛下,其罪可诛!”一道中气十足的嗓音从远处传来。

  五城兵马司的人让出一条小道,二皇子等人看清来者是文侯,齐齐变了脸色。

  高卓之所以封锁李信病倒的消息,急着接二皇子进宫谋事,就是防着文侯,岂料还是叫他得了风声。

  “你……你……信口雌黄!”高卓的人反驳。

  文侯只是看蝼蚁一般扫了他们一眼:“高卓真以为,他扣押今日早朝上的文武大臣们,又命禁军封锁了宫城,就能瞒天过海吗?”